如何发现大牛股之一:垄断和龙头是牛股最大特征
牛股本身素质是关键
我们统计了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涨幅最大的个股,在两市涨幅前20名股票挑选出以下20只股票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个股大部分不断创出新高,非常引人注目。20只股票分别是:中集集团、苏宁电器、贵州茅台、海油工程、深赤湾、烟台万华、小商品城、盐湖钾肥、大商股份、同仁堂、中化国际、中兴通讯、云南白药、张裕A、上海机场、东阿阿胶、西山煤电、皖通高速、振华港机、华鲁恒升。在这一年间指数是下跌的,而这些股票的涨幅在20%至98%。
总结一年来涨幅最大的个股群体,我们发现板块、行业的特征并不是非常明显。各个行业都可能冒出牛股,当然,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出牛股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并不意味其他行业就没有捕捉牛股的机会了,牛股更多地来自公司自身的原因。
这些股票大部分都属于稳健上升的牛股,但从行业来看,各种行业都有,既有行业独特的资源类股,也有商业等非常普通的行业。看来行业不是能否成为一只牛股的决定因素,同样,盘子大小也不是决定因素,中集集团、中兴通讯、上海机场的市值在100亿上下,而苏宁电器、云南白药等市值在15亿左右,都可以走得很牛。
垄断和龙头是共同特征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股票走牛呢?这样几个字可以概括这些股票的共同特征,就是垄断和龙头,并由此带来的稳健成长性。
先看垄断,所谓垄断有多种多样,一种是资源垄断,典型的如盐湖钾肥,独特的钾肥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像煤矿也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垄断。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属于另一种垄断——品牌垄断,白酒并不稀奇,但茅台酒只产于那个地方,只有那里的水酿造出茅台酒,于是,形成了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品牌。上海机场则是一种地域垄断,航空公司不管赚钱还是亏钱,飞机只要停在机场都得付费,机场旱涝保收,这属于巴菲特所说的“收费桥梁”,类似的还有高速公路、港口。
垄断带来超额利润,看看这些公司的毛利率就能明白这些公司的价值。很多公司的毛利率要大大高于一般公司。
再看龙头,有的公司并没有垄断资源,但依靠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在行业中逐渐变为龙头企业。典型的如中集集团并不是一个先天具有垄断资源的公司,但经过10年拼搏,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自然获得较多的利润。苏宁电器和大商股份属于商业股,商业属于竞争非常激烈、毛利率很低的行业,但这两家公司抓住时机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逐渐成为行业的龙头,股价也就一路走牛了。烟台万华、华鲁恒升等也属于这种性质。
由此可见,在所处行业具有一定垄断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股市上最容易受到青睐,最有可能出牛股,那么,如果投资者能够发掘一些目前垄断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的垄断性龙头公司,成为股市赢家的概率会高很多。
大牛股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寻找发现大牛股之二
为什么熊市里照样有大牛股?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这样的情况在沪深股市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意味着这轮调整与历史上的调整有很大不同。我们将本轮调整与历史上的几次调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一点原因和思路。
朝着两极分化发展
2001年6月14日上证综指创下2245点之后,沪深股市步入了一轮熊市,这轮调整已经快4年了,是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熊市,但最大跌幅不过47%。历史上跌幅最大的是1993年至1994年的调整,当时的调整幅度达到了79%。其次是1992年中出现的6个月的调整,当时的跌幅达到72.92%。本轮调整时间最长,但到目前的跌幅列沪市历史上第三次。
但是,在1992年和1994年两次大跌势中,基本上所有股票全部下跌,只是跌得多和跌得少的差别,没有股票能够在大盘最低时创出新高。这轮4年熊市并非泥沙俱下,不分是非的所有股票整体下跌,而是有的跌得很深、有的照样涨得很高。
对比这几次的股价调整,我们发现差异很大,现在的股市正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演绎,股票之间的价差被拉大。
股票好坏差异很大
从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3月25日,沪深股市依然有80多只股票是上涨的。其中,深赤湾、中集集团等一批股票涨幅翻倍。当然,这4年里大多数股票是下跌的,否则指数也不会跌47%了。在下跌的股票中,相当一批股票的跌幅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熊市。根据笔者的统计,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3月25日,沪市跌幅超过50%(大于指数跌幅)的股票有512只,占沪市总数的62%。而深市有349只股票跌幅超过50%,占深市总数的66%。
也就是说,这4年里出现少数牛股的代价是约7成股票跌幅大于指数跌幅,而且一批股票跌得相当惨。比如,跌幅最大的ST广夏和ST数码跌幅均达到96%,跌幅超过90%的股票两市有15只,跌幅之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
在大跌的股票中,基本上是ST类绩差股或问题股,而上涨的牛股基本上是这几年业绩保持增长的股票。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出一条4年熊市调整的主线——是一次股价结构的调整。调整的基准是按业绩成长性等因素重新排队,原先被高估的股票打回原形,而被低估的股票继续上涨,这使得股价结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到上周,最高股价的苏宁电器与最低价的ST猴王价差达到了95倍,是历史上最高的。
投资理念发生变化
发生如此严重两极分化的因素是市场投资观念的变化,股价定位开始以内在价值进行估值,从以前按股本、按概念排列,逐渐演变成按业绩、按成长性排列,就有了如今好股票上涨,差股票下跌的现状。绩差股不断下跌关键原因是退市制度的实施,2001年随着水仙的正式退市,风险真的来了,三板市场上几毛钱的股票揭示了绩差股的必然下滑,有退市风险的ST股票自然而然成为跌幅最大的股票。与此同时,基金等合规资金选股的余地相当小,为规避风险,只能选择业绩好、成长性好的股票,造成为数不多的这类股票上涨了再上涨。两极分化就这样越拉越大。
假如以后大盘开始整体上扬,我们不敢说绩差股就不涨了,但涨幅没有超过其价值的绩优股没有理由反而下跌,所以,这样的市场状况还将继续,所以,投资绩优成长股是有效的、根本的投资之道。
如何发现寻找大牛股之三:时间是块好的试金石
人们总是用这句话来形容4年来股市的调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也就是说,在这4年里,股票应该全部大幅下跌,没有什么能够幸免。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对比1380只股票的走势,会发现完全不是如此,当然,大多数股票的确是大幅下跌,但个股之间的差异极大,时间越长,这种差异愈发明显。
电信股价格从统一到分化
举个典型的例子,看一看曾经风光无限的电信股的分化和差异。
全部算起来,沪深股市大约有近50只电信股,但其中比较重要的知名企业主要有5家,分别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亿阳信通、长江通信、烽火通信。
在1999年至2000年的牛市行情中,科技股是主力军,电信股自然身价不菲,当时市场给这5只电信股的定位差不多,基本上在40元左右。大唐电信在2000年2月股价达40元;中兴通讯也在40元左右;2000年7月亿阳信通上市时,由于盘子小,开出了65元的高价;当年12月长江通信上市时,股价也曾经冲到50元之上;烽火通信在2001年8月上市时,尽管大盘已经开始下跌,但该股依然开出30元的高价。
5年后,近50只电信股中,股价从2元多到30元,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5只电信龙头企业也差异极大,其股价已经完全颠覆传统的按盘子大小定位的思路。经过5年中的送配,目前流通盘最小的是长江通信,流通盘为5400万股,但股价在5只股票中最低,昨收盘为6.86元。亿阳信通和烽火通信盘子差不多,股价一个为9.95元,一个为7.9元,大唐电信的股价在8.9元,而中兴通讯盘子最大,A股的流通盘超过3亿股,但股价最高,昨天的股价为31.28元。
股价该涨的涨该跌的跌
再看这些股票复权的走势图,大唐电信、亿阳信通、长江通信、烽火通信这几年都是一路下跌,不少股票跌幅高达70%,已经跌破发行价,往往是拦腰一刀再拦腰一刀,买一个套一个。
可是,中兴通讯的走势截然相反。虽然2000年至2002年该股也有一波很大的跌幅,但从2003年初开始,中兴通讯走出一波涨幅高达4倍的行情,从去年9月起该股就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目前的复权股价处于历史最高区域。
这5只股票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差异?看看公司的业绩就很容易明白,中兴通讯业绩连年大幅增长,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就高达0.9元,而且,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海外市场的收益在利润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说明公司已经向一个国际大公司稳步前进。反观另4家公司,亿阳信通业绩还不错,公司已经预告2004年每股为0.52元。所以股价居其次,但另3家公司每股只有区区的几分钱,不难理解这5只股票的股价结构了。
股价最终要以业绩说话
5年前,通信股以高科技概念登场,不分青红皂白,股价差不多。时间是块试金石,概念的光环总会褪去,随着经营情况截然不同,股价也随之分化,该涨的涨,该跌的跌,好公司是少数,高价股也就只能少数,大部分只能到低价股中去排队了。
通信行业中有“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4家龙头企业,大唐、中兴均是直接上市公司,5年前,业内人士就公认中兴通讯是其中的最好公司,5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论点。
通信股的这种情况,同样可以在其他行业中找到,实际上也是整个股市的缩影,是对这4年股价结构调整的最好解释。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如果能够寻找到真正经营高速增长的公司,那么,就自然地与大牛股结伴而行,远离了熊市。
如何发现大牛股之四:从中集集团看短线与长线之争
在股市实战中,短线波段操作与长线持有一直是一对矛盾,两种操作方法很难说谁优谁劣,都不乏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败的情况。
波段操作看上去很美
从理论上说,波段操作每一次都能成功,那么,其累积的收益应该超过长线投资,原因是其中有个复利,收益呈几何级数增长。举个例子,如果每次波段操作能获得30%的收益,一年做3次,那么,其一年的累积收益将达到119.7%,第二年的收益可以达到382.7%,10年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长线投资一只股票,要每年翻倍,几乎没有可能。
遗憾的是,这种理想状况的成功操作者,在股市中几乎没有。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最大的赢家,基本上都是长线投资者。华尔街精英很多,也不乏短线获得超额收益的聪明人,但全世界除了巴菲特,没有第二个依靠股票投资使个人财富超过400亿美元的,而巴菲特是一个典型的长线投资者。
基金对中集的波段操作
如果美国的例子离我们太远,那么,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
中集集团是近年一个大牛股,从2002年底至今涨幅接近4倍,作为专业投资者,许多基金在这期间参与过该股票,但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能享受到如此巨额收益的基金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许多基金喜欢所谓高抛低吸,结果反而失去了大段“肉头”。
基金裕元是最早介入中集集团的基金之一,2002年底仅这一家基金持有中集集团股票,最多的时候持有485.76万股,但该基金三个季度后(到2003年9月)完全退出,其间股价的波动约在10%左右,显然没赚到多少钱。如果参与增发并持有至今,那么可获利2亿元以上。
最遗憾的是华夏成长基金,该基金在2003年6-12月曾经大量持有中集集团,最高持股1092万股,达到流通股比例15.75%,当时市值约1.69亿元。2003年四季度,中集集团在原流通股6933.33万股基础上,增发12000万股,增发价每股15元。华夏成长可能是出于回避增发的原因,到2003年底已经完全退出,自然也是获利有限。如果该基金完全参与增发配售,并且持有到现在,预计可盈利4.78亿元。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惜,已经到嘴边的“肉”给他们吐掉了。
与此对应的是南方基金公司旗下的南方稳健和基金隆元,均在中集集团增发时重仓介入,并不断加仓。粗略统计,南方稳健在中集集团上获得了1.78亿元的利润,相当于其净值的6.89%。
最终赢家仍然是长线
华夏成长基金是比较崇尚波段操作的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往往不长,但该基金净值的表现也实在一般,处于中游水平,目前的净值低于南方稳健。可见,波段操作可能有利规避风险,但实际操作中也很难获得超额收益,不如长线投资。
在我们股市中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短线投资盛行,然而,14年下来,这样的成功投资寥若晨星。这是为什么?其实,伴随短线投资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不太可能每次都成功,而每失败一次其风险也是放大的。
举个例子,如果每次波段盈利30%,一年操作3次,累积收益可以达到119.7%,但是,如果接下来一次亏损30%,那么,累积收益一下子下降到53.79%,如果再亏损一次30%,其累积收益只有7.65%。也就是说盈利3次,只需要亏损2次,基本就打回原形。
从概率上说,操作次数越多,失误概率也越高,所以,要取得短线投资的不断成功十分困难。而长线投资由于操作次数少,避免了这种失误的风险。当然,长线要真正成功,需要选择一个公司业绩不断成长,股价又没有高估的股票,这自然也十分困难。
破解牛股的流动性风险之谜——如何寻找发现大牛股之五
最近,中集集团、中兴通讯、苏宁电器等股价出现起伏,争议声音再起,对于这种弱市中不断创新高的牛股,市场一直怀疑“红旗能扛多久”。事实上,去年这个时候,市场就对中集集团能否继续上涨充满怀疑,但结果中集集团又以翻倍上涨了一年。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海外市场,1992年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夏·哈撒韦股价冲破令人惊讶的1万美元时,不仅使很多报纸、报价器无法正确显示其股价(因为系统没有设计5位数),更使许多市场分析人士怀疑其股价能否继续上升,但10年后,股价已经近9万美元。
流动性风险
当股价连续上升之后,高高在上的股价难免令人畏惧,尤其这几年熊市,大部分股票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害怕涨幅过大的股票是个圈套。
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免俗,中集集团以及其他股票基金进进出出的情况,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基金害怕陷入流动性风险,即买入后怕以后没人接盘,无法抛出兑现。历史上很多庄股都有过这种风险,最后不得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斩仓出局。
这与巴菲特的理念截然相反,巴菲特不需要流动性,他说买入股票后最好忘记交易,权当从此停牌。说起来他的伯克夏·哈撒韦流动性风险最大,股本只有152万股,其中巴菲特夫妇拥有33%的股票根本就不会出售,可流通的股票更少,股价又那么高,一般的人买不起,但40年来似乎不影响股价的持续上涨。
买公司与买股票
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到底是买公司还是买股票。股票代表着公司的资产权益,巴菲特买的是公司,只要公司利润持续增长,资产也会大幅增长,股价必然会体现其资产的价格。举个例子,假如一家公司的盈利每年能保持25%的速度持续增长,那么,3年后公司净资产基本能翻倍,其股价上涨也就很正常。
但如果不考虑公司的成长性,股票的买入价格本来就不合理,只想着谁来高位接盘,那么,一旦公司业绩下滑,股价不可避免地要下跌。这几年接连不断的庄股跳水,究其原因并不是流动性风险,而是这些股票业绩跟不上股价涨幅。看看那些庄股,股价跳水之前哪一个不是市盈率高企?哪一个基本面没有问题?
波段与长线
真正持续成长的优秀公司,总会有识货者不断买入,股价从长期看呈现波浪上升形态。当然,优秀公司的股价也有回调,即使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韦如此优异,其年K线也不是年年阳线,1974年其股价从上一年的71美元跌到40美元,1990年股价从上一年的8675美元跌到6675美元,但最终还是涨到9万美元左右。
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持有好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会安心一点,跌幅往往比较小,等股市转暖,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好公司的价值,买的人增多,涨幅也就更大,时间一长,逐渐与一般股票拉开了差距。
反过来,绩差股也会上涨,但一旦大盘进入调整,抛盘会增多,因为参与的人本来只想投机一把,没做长期打算,跌幅自然也较大,几个回合下来,股价就越来越低。
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成长性突出的公司,股价并不会出现流动性的风险,对这类股票进行长期投资风险要小于对绩差股的波段操作(除非你是高抛低吸的高手)。关键的问题是要对这类牛股的未来成长性有足够的把握,就像已经存在的这批牛股,波段回调是难免的,能否继续长期走牛,还是取决于公司的业绩能否继续保持长期增长。
垄断和龙头是牛股最大特征——如何寻找发现大牛股之六
牛股的存在与牛股的发现是两回事,发现牛股是每个投资者苦苦探求的,的确又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毕竟大牛股凤毛麟角。那么,怎么才能找到牛股呢?我们不妨从目前的牛股中寻找一些规律和特征。
牛股本身素质是关键
我们统计了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涨幅最大的个股,在两市涨幅前20名股票挑选出以下20只股票进行分析,因为这些个股大部分不断创出新高,非常引人注目。20只股票分别是:中集集团、苏宁电器、贵州茅台、海油工程、深赤湾、烟台万华、小商品城、盐湖钾肥、大商股份、同仁堂、中化国际、中兴通讯、云南白药、张裕A、上海机场、东阿阿胶、西山煤电、皖通高速、振华港机、华鲁恒升。在这一年间指数是下跌的,而这些股票的涨幅在20%至98%。
总结一年来涨幅最大的个股群体,我们发现板块、行业的特征并不是非常明显。各个行业都可能冒出牛股,当然,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出牛股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并不意味其他行业就没有捕捉牛股的机会了,牛股更多地来自公司自身的原因。
这些股票大部分都属于稳健上升的牛股,但从行业来看,各种行业都有,既有行业独特的资源类股,也有商业等非常普通的行业。看来行业不是能否成为一只牛股的决定因素,同样,盘子大小也不是决定因素,中集集团、中兴通讯、上海机场的市值在100亿上下,而苏宁电器、云南白药等市值在15亿左右,都可以走得很牛。
垄断和龙头是共同特征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股票走牛呢?这样几个字可以概括这些股票的共同特征,就是垄断和龙头,并由此带来的稳健成长性。
先看垄断,所谓垄断有多种多样,一种是资源垄断,典型的如盐湖钾肥,独特的钾肥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像煤矿也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垄断。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属于另一种垄断——品牌垄断,白酒并不稀奇,但茅台酒只产于那个地方,只有那里的水酿造出茅台酒,于是,形成了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品牌。上海机场则是一种地域垄断,航空公司不管赚钱还是亏钱,飞机只要停在机场都得付费,机场旱涝保收,这属于巴菲特所说的“收费桥梁”,类似的还有高速公路、港口。
垄断带来超额利润,看看这些公司的毛利率就能明白这些公司的价值。很多公司的毛利率要大大高于一般公司。
再看龙头,有的公司并没有垄断资源,但依靠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在行业中逐渐变为龙头企业。典型的如中集集团并不是一个先天具有垄断资源的公司,但经过10年拼搏,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自然获得较多的利润。苏宁电器和大商股份属于商业股,商业属于竞争非常激烈、毛利率很低的行业,但这两家公司抓住时机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逐渐成为行业的龙头,股价也就一路走牛了。烟台万华、华鲁恒升等也属于这种性质。
由此可见,在所处行业具有一定垄断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股市上最容易受到青睐,最有可能出牛股,那么,如果投资者能够发掘一些目前垄断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的垄断性龙头公司,成为股市赢家的概率会高很多。
同样两只短.中.长线技术走势形态相同的股票,最后一个向上突破成了牛股,一个向下破位成了熊股,呵呵,技术,技术能帮助你操作,却不能在事前给你指明方向.
还是应该看看股票最真实的东西-----价值(虽然难以判断)